請詳細閱讀以下法律條款、購物細則及活動辦法,這些將規範您使用本網站及告知您本網站之相關事項。
法律條款 https://www.unileverfoodsolutions.tw/legal.html
線上購物條款與細則 https://www.unileverfoodsolutions.tw/legalwebshop.html
線上購物集點活動辦法 https://www.unileverfoodsolutions.tw/webshopKLPT&C.html
請啟用Javascript來瀏覽該網站.如何啟用Javascript?t
2018.0402-0408重點新聞摘要
衛福部食藥署4月5日表示,有鑑於切片切塊的魚肉和其他魚類加工製品,因為外觀形體改變造成魚種難以辨別,導致市售高價魚遭低價魚冒充的事件時有所聞,現已開發新式DNA分子生物鑑別檢驗技術,能快速辨識多項魚種,避免魚類假冒混充事件一再發生,為消費者把關。
這項DNA檢驗技術,可利用生物條碼進行魚種鑑定,辨別出鳕魚(cod)、鰈魚(flatfish)及鯰魚(catfish)等11種魚種,其他魚種鑑別技術也在開發中。
圖片—Shutterstock
【相關報導】
自由時報:
低價魚以假亂真? 食藥署新DNA檢驗技術把關
聯合報:
鯰魚充當高價鱈魚?食藥署檢驗糾出本尊
更多關於 食安新知
按此分享按鈕 再選擇加入主畫面 按此分享按鈕 再選擇加入主畫面 按此分享按鈕 再選擇加入主畫面 按此分享按鈕 再選擇加入主畫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