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點 (集點拿獎)

農青第二代  從模範農友到草地博士

羅庸德與程冬蜜夫妻是在西螺種植十字花科蔬菜的農友,羅家三代務農,原以供貨傳統市場為主,第二代羅庸德接手後,認為食安會越來越受重視而希望有所轉型。經過有機農業效益欠佳的經驗後,他決定與重視食安的興農合作,成為契作農友,如今是興農集團、玉美團膳食品廠及台灣楓康超市的模範農友。

2018年起政府將農藥檢驗項目從311種增加至374種,興農亦嚴格遵行政府規範,而羅庸德每一次交付給興農的作物都能漂亮通過檢驗,加上他極富實驗精神,不斷精進安全用藥新知,多年來累積大量的實作經驗,讓他成為目前西螺知名的知識菜農,除了跟大學教授及農業試驗所交流合作,還多次獲邀開班授課,把安全種菜的心得分享給更多農友。

 

農務X檔案

羅庸德表示:「目前種植的十字花科蔬菜全年皆有收成,但遇到季節交替以及炎熱多雨的時節,就算是在夏天當季盛產的青江菜、花椰菜與小白菜,也難以避免病蟲害,此時最容易農藥超標,因此更須謹慎。」

3個常見農藥超標狀況

  1. 季節交替時病蟲害最嚴重,因農家用藥手法良莠不齊,此時最須注意蔬菜的農藥殘留超標。
  2. 採收前作物如果忽然發病,為了維護外觀並控制產量,農家補噴農藥可能造成採收期農藥超標。
  3. 颱風前夕,農民為了降低農損急著搶收蔬菜,此時也容易發生農藥殘留量超標的狀況。

達人安全用藥觀念

針對上述情況,羅庸德除了會以非藥物手段防治蟲害,也會配合種植與採收間交替使用不同種類及藥效期的農藥,以減少個別農藥的殘留量,同時能避免因施藥間隔時間太長造成農損的狀況。

以現代毒物學的觀點來說,交替用藥的方式也是比較安全的,只是農友會比較辛苦,也需要了解更多農藥。相較之下,以單次高濃度的藥劑減少用藥次數,甚至使用來源不明的禁藥,雖然省工且能獲得賣相良好的蔬果,但在食安上卻更令人擔憂。

 

建立制度  才能把控安全源頭

「早期食安問題真的只有興農會重視。」羅庸德說,興農的技術人員會依農藥規範輔導農友種植用藥,除了認識農友的耕作面積、種植作物,所有購買農藥也都加以管控,興農與玉美食品廠採取的是預檢制度,收成之前一定先送實驗室預檢,檢查沒過關,連採收都免了!

雖然規定很多,但直接契作可以減少農友被剝削價格,且若檢驗發現有用藥不當的情況,商譽與金錢的損失都很大,農民自然願意遵守規範。玉美研究食品廠經理陳慶芳表示:「管理最應該重視的就是源頭,建立起完整的互信機制,比起事後大規模檢驗更能確保食安。」唯有建立互信互利的制度,才能保障食品供應鏈的安全,更能增進農業永續性發展。

永續耕作,共同努力

永續耕作,共同努力

「聯合利華永續生活計畫」(USLP)鼓勵永續性耕作方式,希望能同時為農民、其家人和周圍社區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,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並提高產量,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,消除飢餓與貧窮。2015年底,聯合利華產品所使用的13種主要蔬菜和藥草中已有92%以上達成永續性採購,2016年底再突破到95%以上。USLP希望大家一起認識永續性耕作方式,為了「食在安心,友善土地」的未來共同努力。

更多關於 餐飲經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