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食體驗:「自己來」重新設計用餐感受|未來菜單
目錄
點 (集點拿獎)

 

從感官開始,讓用餐過程成為記得住的體驗

食客體驗設計(Diner Designed) ,強調從細節出發,重組餐飲在顧客心中的印象。無論是桌邊服務、料理 DIY、客製化流程或結合科技應用的呈現方式,都能讓顧客參與其中,產生記憶點與互動感。

這種解構料理、轉化呈現的設計,讓品牌能在視覺與感官上創造差異化。同時也呼應 Z 世代對用餐「沉浸感」、「專屬感」與「可分享」的期待。除了美味與飽足感,現在消費者更重視每一次用餐是否能成為值得記住、值得分享的生活片段。

 

以互動為核心的飲食設計,提高顧客參與感

台北創意酒吧「Blah blah bar」是最佳詮釋「以互動為核心」的案例。打破傳統由調酒師主導的服務框架,轉而開放自助取酒、自主調酒。客人能依據自己的口味與心情挑選酒款、調製飲品,成為「自己的調酒師」。這樣的設定不只打破侷限,更讓顧客獲得「創作」與「表達」的樂趣--不再只是品嚐,而是參與。

亞洲排名前十的 「Gaggan」 餐廳,則將「參與感」推向極致,賓客圍繞開放式廚房而坐,與廚房零距離互動,主廚 Gaggan 融入驚喜、樂趣--從入口即爆的優格,到一邊品嚐、一邊唱歌與互動的上菜用餐流程,每一刻都讓賓客深度參與其中。這類以體驗為導向的設計,強化了「用餐即活動」的概念,也擴張了餐飲的敘事能力。

例如在客戶面前烤肉,以開放互動為導向的餐飲設計,用餐就像一場表演,可提高顧客參與感。

▲例如在客戶面前烤肉,以開放互動為導向的餐飲設計,用餐就像一場表演,可提高顧客參與感。

 

從料理到情境,打造沈浸式的用餐節奏與記憶

當代餐飲設計不再只是專注於食物本身,而是透過視覺、空間、敘事與情境設計,讓用餐過程成為一場完整的沉浸式體驗。日本的數位藝術團隊 teamLab 曾與東京銀座的「佐賀牛 restaurant SAGAYA」合作,透過光雕投影與環境音效的設計,將餐桌化作互動舞台,食客彷彿置身於一場魔幻的演出中。

在台灣曾引起話題的「微醺大飯店」,則進一步將用餐節奏與劇情敘事融合,透過劇場式角色引導、移動式場景設計,讓賓客在參與中完成一場「有劇情的晚餐」。這些案例顯示,當感官設計與情境營造合流,不僅豐富了味覺的層次,也讓食物成為喚起記憶與情感的媒介,真正實現「玩食」、「體驗」的精神。

光雕投影技術應用於用餐體驗中,創造出視覺、聽覺和味覺的沈浸式饗宴。

▲ 光雕投影技術應用於用餐體驗中,創造出視覺、聽覺和味覺的沈浸式饗宴。

 

科技不只創造玩食體驗,更有助於餐廳營運管理

科技輔助不是噱頭,數據技術讓高度個人化體驗成為可能,更是實際管理與顧客服務的工具。以 AI 推薦機制為例,它不僅是資料分析的系統,亦是顧客互動的一環。澳洲智慧點餐平台「me&u」即透過 AI 分析顧客歷史訂單與相似族群行為,即時推薦菜色組合,成功將點餐步驟從 8 步縮短為 2 步,大幅提升下單轉換率。

台灣米其林必比登餐廳「雙月食品社」也導入結合 AI 的智慧點餐 Kiosk,搭配人臉辨識與語音互動,針對不同客群推薦餐點選擇,讓顧客與系統之間產生即時的互動體驗。

AI 工具所產生的數據,不僅提升顧客的參與感與滿意度,更可作為餐廳的營運判斷依據。從熱門品項分析、時段偏好到食材消耗預測,AI 能協助業者調整備料策略、優化人力與流程管理,讓日常經營更具彈性與效率。

科技的應用可提高個人化體驗,數據分析更可輔助餐廳作為營運判斷依據。

▲科技的應用可提高個人化體驗,數據分析更可輔助餐廳作為營運判斷依據。

在這個餐飲不再只是「吃」的時代,品牌如同是一位餐飲體驗策展人,餐廳是情感、故事與創意交織的場域。唯有掌握「提升參與感」與「創造記憶」的能力,才能真正抓住當代消費者的心,並在激烈競爭中,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亮點。

 

延伸閱讀:除了玩食,餐飲還有什麼趨勢?「未來菜單」帶你跟上市場潮流

加入聯合利華飲食策劃LINE官方帳號

加入聯合利華飲食策劃LINE官方帳號

加入LINE好友,業界新知、創新食譜、吸客技巧、新品試用…等都能隨時隨地第一手獲得最新資訊, 綁定會員還享不定期專屬好康,讓我們一起攜手往更專業的廚涯前進!

立即加入
馬上下載康寶廚藝時代APP看更多

馬上下載康寶廚藝時代APP看更多

尋找菜色靈感、掌握業界情報、線上一指購買、享受禮遇優惠…更多餐飲大小事,盡在康寶廚藝時代APP!

立即下載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