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菜單|料理尋根:用在地食材與傳統料理技法,重塑文化連結
目錄
點 (集點拿獎)

 

料理的尋根,從向外看世界,到向內找文化

後疫情時代,人們對食物的需求除了「新奇」,更多尋求「安心」與「共鳴」。尋根風味(Culinary Roots)的潮流悄然興起,這股趨勢將焦點放回在地文化脈絡,主廚與食客開始回顧自身文化記憶與家鄉味,建立料理與身份的連結。

越來越多主廚選擇從自己成長的土地出發,挖掘童年記憶、地方食材與家庭風味。他們在料理中提問:「我是誰?來自哪裡?」這場自我探尋的過程,也讓食物從單純的感官享受,轉化為一種文化態度。

這場從外到內、從表層到深層的轉向,也讓許多在地食材與技法重新被看見與珍惜。

尋根風味的潮流興起,讓許多在地食材與技法重新被看見。

▲ 尋根風味的潮流興起,讓許多在地食材與技法重新被看見。

 

食材與敘事,在地風土的展現與嶄新演繹

這股「尋根風味」的潮流,展現了廚師們對食材的敏銳度與土地的深厚連結。無論是山林野菜、季節性漁獲,或是小農栽種的特色作物,都成為展現地域風土與味覺記憶的舞台。

例如台灣小吃常見的虱目魚,聯合利華飲食策劃行政主廚Benson將其應用於西式燉飯,熱門餐酒館「嵩Sung」亦曾推出虱目魚入菜的義大利麵,透過不同以往的料理型態重新詮釋在地食材之美。

又如最能代表台灣文化的茶葉,正逐漸被運用在料理與調酒中,米其林一星餐廳「元紀」主打以茶佐餐的飲食體驗,並且有八成以上料理使用台灣在地食材;著名的酒吧 「[tei] by O'bond」以台灣茶為創作核心,揉和在調酒之中。

廚師們透過食材進行敘事,設計出具有地域性與文化脈絡的菜餚,料理不再只是創意的展現,而是一張「可食的地方誌」。

米其林一星餐廳「元紀」主打以茶佐餐的飲食體驗,並且有八成以上料理使用台灣在地食材。

▲ 米其林一星餐廳「元紀」主打以茶佐餐的飲食體驗,並且有八成以上料理使用台灣在地食材。

 

技法與精神,傳統技術不退場,而是重登舞台

除了透過本地食材,主廚們也重拾過去被視為「傳統」的技法,如燉煮、發酵、醃漬與煙燻等,深植於日常生活中的這些技術,如今透過餐飲職人的努力,再次走進餐桌中心,賦予它們新的價值,這不僅是一種風味再造,更是一種文化傳遞。

台灣品牌「胭脂」,取自諧音「醃漬」,透過古老的醃漬、自然發酵技術製作酸白菜,並推出酸白菜炒牛肉等方便調理包,將傳統風味端上現代家庭餐桌,成功建立品牌辨識度,更顯示「尋根風味」的概念是形塑品牌文化最具說服力的根基。

醃漬是一種古老的食物保存和料理的技法,也是「尋根風味」最佳的概念體現。

▲  醃漬是一種古老的食物保存和料理的技法,也是「尋根風味」最佳的概念體現。

 

回憶與土地,粽子、滷肉飯與黃仁勳的美食地圖

文化的重量,往往藏在最日常的食物裡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返台時,多次掀起「CEO 美食地圖」熱潮,從滷肉飯、粽子、牛肉麵到台菜餐廳,無一不引起民眾熱議,看似簡單的美食選擇,卻展現出台灣飲食記憶的情感張力。

這些被喚醒的味道,不只是媒體熱點,更是文化資產。當餐飲業者將視角回到本土料理與食材,一道菜便不再只是商品,而是能與食客產生情感共鳴的載體,不僅能拉近與食客的距離,也能推至品牌定位、空間設計,讓一間餐廳開始與在地文化連結。

 

延伸閱讀:未來菜單「街頭食尚」看親民小吃的奢華演繹

加入聯合利華飲食策劃LINE官方帳號

加入聯合利華飲食策劃LINE官方帳號

加入LINE好友,業界新知、創新食譜、吸客技巧、新品試用…等都能隨時隨地第一手獲得最新資訊, 綁定會員還享不定期專屬好康,讓我們一起攜手往更專業的廚涯前進!

立即加入
馬上下載康寶廚藝時代APP看更多

馬上下載康寶廚藝時代APP看更多

尋找菜色靈感、掌握業界情報、線上一指購買、享受禮遇優惠…更多餐飲大小事,盡在康寶廚藝時代APP!

立即下載看更多